(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在防城港市防城區藍灣養殖基地,廣西科學院桂科學者、北部灣海洋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曾軍及其團隊成員正在組裝調試一套設備,整個過程操作熟練、有條不紊。據了解,這套設備名為金鯧魚智慧養殖一體化系統,可對養殖水質、環境污染進行監測預警,對魚病進行自動識別預警等。該設備3年前已在防城港市一些養殖企業陸續安裝使用。
作為海洋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金鯧魚產業是自治區發展“向海經濟”、助力漁民增收的關鍵產業之一。但是,在網箱養殖過程中,金鯧魚易發生“白點病”等病害,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問題亟待解決。
曾軍團隊針對金鯧魚深遠海網箱養殖過程中魚病發現不及時、優質漁醫資源不足、魚病防控效果不佳等痛點問題,聯合相關單位一起攻關,經過長期研究后成功構建了金鯧魚智慧養殖一體化技術體系。目前,該體系推廣面積達4.5萬畝,幫助企業提高生產效率35%以上,降低人工成本25%左右。
據介紹,該技術體系主要包括3個方面:一是創新開發了金鯧魚“白點病”預防智能化系統,識別準確率高,有效解決魚病發現不及時的問題;二是自主打造魚病遠程會診技術服務平臺,匯聚來自眾多科研院校和養殖龍頭企業的一線專業漁醫,累計服務用戶規模超過6萬人次;三是集成建立了金鯧魚智慧養殖遠程控制系統,為金鯧魚“白點病”高效防控提供了技術支撐。目前,該技術體系已在廣西防城港、欽州,以及海南等地應用和推廣,為金鯧魚產業智能化注入新動力,實現了科技創新賦能廣西海洋產業新升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