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健康客
(資料圖片)
八旬老人喘氣,氣短10天,最后發展到呼吸困難,在醫院被確診為急性肺栓塞。武漢市中心醫院后湖院區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緊急進介入治療,通過導管介入下導管碎栓和局部藥物溶栓,為老人疏通“命脈”,化險為夷。
80歲的羅爹爹(化姓)家住后湖,10天前出現喘氣,氣短的癥狀,當時他本人沒太在意。前日,羅爹爹的癥狀突然加重,家人隨即將他送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后湖院區。
經檢查,醫生發現羅爹爹右肺動脈主干栓塞,隨即收治到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入院治療。入院后,羅爹爹吸氧狀態下血氧飽和度只有80左右,解決肺栓塞問題迫在眉睫。在給予抗凝治療同時,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夏冬平醫生迅速評估羅爹爹血管介入指征,經過詳細討論和評估后決定為老人實施血管介入治療。
消毒、穿刺、置管、造影、碎栓、取栓....術中,夏冬平醫生和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介入團隊分秒必爭,默契配合。隨著時間推移,致命的血栓被導管逐漸粉碎,并抽吸出體外,然后再配合局部的藥物溶栓,血管里的血栓明顯減少,羅爹爹轉危為安。術后,他的血氧飽和度從術前80升到95,癥狀明顯緩解。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胡軼介紹,急性肺動脈栓塞屬于臨床的急危重癥,臨床表現多樣、復雜,典型癥狀主要是胸悶、胸痛、呼吸困難、咯血、咳嗽、暈厥等,但也有患者癥狀不典型或者無癥狀,很容易被忽視,因此被稱為“沉默的殺手”。肺栓塞一旦發生,病情兇險,如果不及時搶救,嚴重可危及生命。
胡軼主任提醒,急性肺動脈栓塞的發病誘因主要是下肢深,靜脈血栓脫落隨血流到達肺動脈導致肺部血流中斷引起,因此有效解除危險因素至關重要。久坐久站、長期臥床者、高齡老人、高血壓、高血脂及肥胖人群、孕產婦及腫瘤患者等,都是肺動脈栓塞的高危人群。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現胸悶等不適要引起重視,建議及早就醫查明病因,不要自行在家吸氧治療,以免耽誤病情引起嚴重后果。(通訊員 馬遙遙)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加入我們 聯系我們 商務合作 粵ICP備2022077823號
創氪網 m.hbftgdzb.com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廣州中創互聯網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投稿投訴聯系郵箱:317 493 12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