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國桐
【資料圖】
“平臺說不處理會影響征信,我真沒想到這會是個陷阱。”家住菏澤成武縣的吳某被騙6萬余元后懊惱地說。
近日,吳某接到一個陌生來電,對方自稱“某平臺客服”,其間,對方告知吳某需要對網絡借款平臺的利率進行調整,若不處理會影響他的征信。
之后,按照對方的要求,吳某下載了一款名為“TIM”的App,并添加了工作人員為好友。
隨后,對方與吳某開通了語音通話,過程中,對方在App內向吳某發送了一個鏈接。在點擊鏈接后,吳某得手機屏幕上竟然顯示出“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的頁面。
接下來,吳某按照對方的要求,他先后兩次從網絡借款平臺借款6萬余元,之后,他又將這些借款轉入對方提供的賬戶內。然而,沒想到的是,在完成操作后,對方竟然消失。
案發后,菏澤成武警方以贓款資金流為主線進行了研判分析,最終鎖定了嫌疑人郭某和吳某。
為盡快將嫌疑人緝拿歸案,警方制定了周密的抓捕方案,并最終在河南省洛陽市和江西省贛州市成功將犯罪嫌疑人郭某和吳某抓獲,并當場查扣3.15萬元。
目前,郭某和吳某二人已被成武警方依法采取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在該起案件中,吳某遭遇了“冒充金融類”電信網絡詐騙。在實施該種類型詐騙時,騙子通常會冒充國家金融機構、互聯網金融平臺工作人員,將目標鎖定在正在進行虛擬幣投資等金融工具的人群,以“洗錢”“影響征信”等為由,造成受害人內心恐慌,誘導目標人群轉賬匯款或者讓目標人群在正規網貸、金融App上貸款后,轉賬至嫌疑人提供的銀行賬戶,從而實施詐騙。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