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公司調查
抄作業要抄邏輯,其實老巴投資的絕大多數公司我們是不太容易買到的。但是受到老巴投資思路的啟發,研究院此前也覆蓋挖掘過移動和海油。詳見文章:
一家衰退客戶也要交錢的公司
(相關資料圖)
張坤翻倍加倉中海油!(附邏輯梳理)
今天的文章再為大家分享一個老巴的最新作業,聊一聊我們認為的潛在邏輯:
近日,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能源公司宣布簽署協議,購買道明尼能源所旗下所持有的Cove Point液化天然氣、液化石油氣業務50%的有限合伙股份。
這筆交易總價值為35億美元,其中包括交易價格(33億美元)和終止相關利率衍生品的預期收益(約2億美元),約為道明尼能源持有的50%非控股權益2025年預計EBITDA(息稅折舊攤銷前盈余)3.25億美元的10.8倍。這意味著老巴購買的資產價格不算便宜,可能包含著一定成長的預期。
進軍天然氣的邏輯
抱著好奇,研究院在梳理老巴購買邏輯的時候發現,其實這不是伯克希爾能源第一次購買天然氣相關公司。早在2020年,伯克希爾能源就曾斥資近百億美元收購道明尼能源資產:
具體包括了道明尼能源運輸公司、Questar管道公司和卡羅來納州天然氣傳輸公司100%的股份、易洛魁天然氣運輸系統公司50%的股份,Cove Point LNG公司25%的股權以及債務。
基本覆蓋了天然氣運輸一條龍。
要知道,這是在當年伯克希爾賬上積累了1370億美元現金,股市低迷,老巴在股東會上稱“沒有看到任何有吸引力的投資機會”之后做出的大手筆并購。
對此,老巴也解釋過:稱“我欽佩法雷爾(道明尼能源CEO)在能源行業以及道明尼能源的卓越領導能力。我們非常自豪能在本已強大的能源業務中增加如此巨大的天然氣資產組合。”
僅從表述上來看,老巴主要還是基于企業領導人氣質,和伯克希爾產業鏈整合的角度回答了布局天然氣的原因。但顯然邏輯上不夠豐滿。
美國CNBC新聞也表達過觀點,“道明尼能源作為美國大型中游企業之一,在疫情和低油價的沖擊下,表現出了強健的韌性,旗下管道、倉儲等基礎設施極具吸引力。巴菲特的出手正是看好了“儲運領域”的長期前景下做出的選擇......在經濟大環境整體不景氣的情況下,生產商會儲存過多的庫存以等待價格恢復,因此對油氣存儲設施的需求將高于往常。而隨著疫情過去、油氣價格回升,能源生產和輸送的需求將隨之恢復,屆時運營商和投資者自然有望獲得回報。”
研究院大致看了一下,美國道明尼能源公司作為北美洲最大的獨立石油和天然氣勘探和生產公司之一。為美國20個州的超過700萬家庭、企業提供電力和天然氣。而老巴連續收購的Cove Point,擁有眾多的液化天然氣的出口、進口和儲存設施,是美國僅有的六個液化天然氣出口終端之一。
因此,我們揣測老巴出手天然氣的邏輯可以歸結為,剛需、壟斷、整合這三個方面,進一步壯大伯克希爾能源在新老能源等領域的布局。
此外,今年以來,美國天然氣儲量持續位于高位,后續隨著歐美各國經濟回暖,將顯而易見提高對于天然氣等大宗商品的消費需求,后續這方面也還能期待期待。
一般來說,巴菲特的一舉一動,作為價投還是值得多多關注的,畢竟老巴的作業往往具有一定的風向標。如果持續增持某一行業/公司,無異于代表著中長期對于行業前景的看好。
來源:覽富財經網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加入我們 聯系我們 商務合作 粵ICP備2022077823號
創氪網 m.hbftgdzb.com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廣州中創互聯網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投稿投訴聯系郵箱:317 493 12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