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8月9日,在“2023年沈陽市開展全面振興突破三年行動和‘振興新突破、我要當先鋒’專項行動上半年工作情況”系列新聞發布會上,新民市市長魏鵬表示,上半年新民市經濟社會發展態勢持續向上向好。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稅收收入增長45.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進出口總額增長7.2%,實際利用內資增長2.6%,實際利用外資增長69%。主要指標基本實現雙過半,新民順利進入全國鄉村振興百強縣前50強。
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上半年,新民市創塑“新民味道”區域公用品牌,上線京東商城“中國特產·新民館”。“新民大米快遞”被國家郵政總局評為全國快遞服務金牌項目。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守住“米袋子”“菜籃子”,241.15萬畝良田長勢喜人,蔬菜產量實現45.6萬噸,新望科技2.4萬頭生豬養殖項目完成初步驗收,胡臺新城獲批省級農產品加工集聚區。舉辦“人才賦能·筑夢鄉村”研討會,與沈陽農業大學、中科院生態所等合作開展課題研究和中試基地建設。
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上半年,新民市“一網通辦”深入推進,最多跑一次事項占比達100%。“12345”熱線進社區實現全覆蓋,接訴即辦、未訴先辦各類問題辦結率99.87%,實現企業開辦“零成本”。另外,上半年新民市完成國有企業“壓層級、減戶數”任務,籌建開發區開發集團,擴充鵬潤集團經營領域,推動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激發民間投資,盼盼食品、東新藥業等項目增資擴建,修正大廈、樂府商業等沉寂多年的項目相繼盤活。十月稻田成為全省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獨角獸企業。
人文環境持續提升
新民市打造便民服務大集、“集體生日會”等特色志愿服務項目,公共文化服務場所實現數字化全覆蓋。發掘萬年遺存、千年古跡,彰顯百年文脈,新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創意性文創產品展覽館建成開放,微信公眾號“新民記”正式上線。“多彩稻香·生態旅游鄉村振興示范帶”獲評省級鄉村振興示范帶。另外,堅持“三生”融合,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沈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李遠 實習生 榮冀晴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