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在銀行下調存款利率后,6月15日,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下調10個基點,千呼萬喚中的降息終落地。而本月20日即將公布的LPR(貸款基礎利率)報價大概率也會隨之下調。央行此舉是為了進一步帶動企業和居民實際貸款利率下行,刺激信貸需求,拉動投資和消費。從居民投資的角度而言,當存銀行越來越不劃算,手中的“閑錢”又將流向哪里呢?“最近咨詢保險產品的人變多了。”一名人壽保險業務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近期,監管要求壽險公司新開發產品的定價利率從3.5%下調至3.0%,這將影響保險產品的價格和收益。據記者了解,目前已經有不少公司的3.5%的產品下架、停售,或許最晚在6月底,老產品將全面退出。因此,趁著這個檔口,很多人想搭上3.5%的“末班車”。銀行也在抓緊這一窗口期,不遺余力地將推銷產品的“火力”從過去的理財產品轉向了保險產品。“理財產品不保本金,我們也會建議客戶購買更穩健的保險。”建設銀行某分行的一位理財經理告訴記者,現在買保險的客戶確實比買理財的變多了。記者發現,不論是銀行網點大廳,還是朋友圈、小紅書、抖音等各種社交軟件,銀行的客戶經理們都在賣命吆喝這一類產品。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