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傳感器文摘
【儀器網 行業要聞】顯微鏡是實驗室常見的儀器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將肉眼無法看清細節的樣品放大成便于觀察的圖像,從而滿足操作者觀測分析樣品的需求。在漫長的發展中,顯微鏡經過數次的變革,如今依據原理的區別衍生出了非常豐富的產品線,并在各個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相關資料圖)
其中,顯微鏡在醫療領域的表現尤為突出,無論是傳統光學顯微鏡,還是電子顯微鏡,在醫療分析領域,顯微鏡都肩負著重要責任,對于探明病因和治療疾病意義非凡。但與此同時,越是精密的顯微鏡操作往往也越復雜,越耗費時間,因此在實際的醫療過程中,顯微鏡分析病理的過程,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那有沒有可能在保證分析準確性的同時,減少分析的時間,從而提高醫療診斷的效率呢?人工智能(AI)似乎給出了答案。
就在前段時間,澳大利亞科研團隊成功研制了一種搭載AI分析系統的顯微鏡,這種顯微鏡能夠代替醫生觀察樣本的工作,從而提升顯微鏡分析的效率,借助物聯網技術和專業醫生團隊進行交互后,理論上每天可以檢測3.5萬份的血樣。
據悉,這種AI顯微鏡能夠發現血樣的細微變化,在實驗測試中,裝有患者血樣的試管在特別設計的傳送帶上快速移動,而顯微鏡的工作這是快速的拍攝、記錄并分析傳送帶上的樣品。而根據科研團隊的介紹,“AI在得到電子影像后立即開始工作,搜索病理,判定診斷指標。在檢測樣本的同時,AI還能監控拍攝,確保發給醫生的圖像拍得一清二楚。”
當然這種AI顯微鏡的定位并非取代醫生,其本身依舊是輔助醫生分析并做出診斷的一種工具。一方面,病理分析本身就是一項復雜的工作,目前的技術來說是無法用機器完成代替的,另一方面即便是AI也需要長期的訓練來積累模型,準確度的提升需要一段時間。換言之,AI顯微鏡目前的工作只是讓醫生或者醫療科研工作者的工作變輕松,讓他們的我工作能夠更高效,并且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更有價值的環節中。
關鍵詞:
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賦予民營企業職稱評審權,允許技術實力較強的規模以上民營企業單獨或聯合組建職稱評審委員會,開展自主評審
金融界8月1日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發布關于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
慶“八一”主題共建活動開展
日前,和平區總工會勞模協會組織勞動模范及部分社區學生來到武警天津市
《精忠報國》2023特別版,致敬人民軍隊
“我是家園的盾牌,愿做祖國鋒利的長矛。”八一建軍節,一曲特別版《精
女足世界杯丨綜合消息:澳大利亞奇跡大勝 日本威震西班牙
新華社澳大利亞阿德萊德7月31日電(記者樹文、肖世堯、岳東興)澳大利
法眼|民企內部人背信損企肥私,如何設置入刑門檻?
民營企業工作人員背信“損企肥私”,亦將遭受刑罰。正在向社會征求意見
關于我們 加入我們 聯系我們 商務合作 粵ICP備2022077823號
創氪網 m.hbftgdzb.com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廣州中創互聯網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投稿投訴聯系郵箱:317 493 12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