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智東西 >

      湖南日報|“空心村”蝶變“非遺生態村”

      來源:湖南日報  

      刊摘于《湖南日報》2023年8月9日頭版轉02版

      瀏陽市上洪村道官沖,每天成百上千的游客來此打卡,體驗非遺項目,過村居生活——


      【資料圖】

      “空心村”蝶變“非遺生態村”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文 通訊員 歐陽穩江

      時值暑期,瀏陽市張坊鎮上洪村道官沖游人如織,每天成百上千的游客來此打卡,住民宿,體驗非遺項目,過村居生活。道官沖村民則住到幾公里外的鎮上,駕車回到村里上班,騰出的空間留給前來游玩的游客。

      8月8日,瀏陽市張坊鎮上洪村,游客在道官沖古法造紙研學館體驗制作草花紙。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徐行 攝

      從曾經的“空心村”變成遠近聞名的“非遺生態村”,這個只有57戶村民居住的小山村,保有6項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擁有12個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非遺融入旅游發展、公共服務、文創產業、鄉村振興……短短幾年,脫胎換骨的道官沖不僅被評為“湖南省非遺村鎮省級示范點”“長沙市示范性非遺工坊”“長沙市十佳文旅消費新場景”,納入湖南省文旅廳10條非遺主題研學旅游線路,同時也在省內乃至全國鄉鎮的非遺在地活態保護與傳承中走出了一條新路子。

      “騰房待客”,道官沖火到村民只能通勤上班

      下高速、穿集鎮,再沿著鄉村公路進村,各種大巴、小車呼啦啦開來。這以前不敢想的熱鬧,道官沖村民黃隆國已經司空見慣。“多的時候一天要接待一兩百人,少的時候也有好幾桌。”

      2019年之前,黃隆國還是一名走南闖北的貨運司機。而這之后,他的身份則是變成道官沖六食堂的負責人,專門負責游客的吃飯問題,和他一起工作的還有3位村民。

      和黃隆國一樣,以前在外打工的村民黃俊,看到家鄉的變化后,辭去工作回到老家,開起了主打“夯土墻”元素的高端民宿“竹澗”;村民黃光星關掉了原本經營的門窗店,回鄉建起了“千斤原舍”,投身民宿產業……

      “為什么不直接住村里?”

      “住不下!”黃隆國回答。

      這些年,村里搞開發,很多房子都變成民宿或是公共空間,村民只能“騰房待客”。

      盡管風景優美、客家風情濃郁,七八年之前的道官沖由于地處偏僻,還是一個被外界遺忘的角落。

      客家山歌、木活字印刷、古山貢紙、送春牛、油紙傘……而今,這個“既好玩又有意思”的道官沖,不僅成了游客打卡地,也吸引了一個又一個的文旅觀摩團。

      非遺搭臺,文旅經濟唱戲。只有57戶300余人的道官沖,在研學觀光項目啟動之前,很多村民在外打工,現在回歸的村民越來越多。目前,道官沖擁有餐館3家;各類民宿8家,大小房間67間,可同時接待住宿游客150人。

      道官沖的走紅,還帶火了張坊鎮的“非遺之旅”。按“非遺+研學”“非遺+文創”“非遺+民宿”模式,張坊鎮開發打造上洪道官沖、上洪湖洋梯田、田溪村磐石大峽谷、張坊村研學基地等多個非遺旅游景點。張坊鎮年接待游客達20余萬人次,帶動村民增收6000余萬元。

      活態傳承,解鎖非遺新生密碼

      焙紙、扦紙、抄紙……8月8日下午,在道官沖古法造紙研習館,55歲的瀏陽手工竹紙制作技藝傳承人黃永根,向游客現場展示古法造紙工藝流程,參加研學的小朋友現場學做“草花紙”。

      目前,道官沖保有竹紙制作技藝等6項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擁有12個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道官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離不開李鋒等一批文化志愿者的付出。

      2006年,李鋒因拍攝傳統技藝和民俗找到道官沖,被這里的古法造紙等技藝深深吸引,他帶領一批志愿者駐扎在此。2018年,經過李鋒的努力,道官沖古法造紙研學館開建,研學館設有古法造紙原生態作坊、中國各地手工紙展廳、瀏陽手工造紙技藝展廳、研學活動室等。按李鋒的設想,造紙研學館通過“文創+旅游”方式,來延伸產業鏈。

      “非遺是一種生活形態,只有將其放在生活中,讓它創造價值,它才能活得長久。”拍了多年非遺民俗,李鋒的想法只有一個:傳承和保護非遺。

      在他的推動下,道官沖全體村民、村集體和湖南滄海田非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合股,注冊成立瀏陽市道官沖鄉村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結合當地文化,實現非遺在地活態保護與傳承,打造非遺生態村。短短幾年,道官沖將3個省級、一個長沙市級和2個瀏陽市級非遺項目攬入懷中,并根據發展需求,引進紙影戲影偶制作技藝等多個周邊地區非遺項目,將非遺融入旅游發展、公共服務、文創產業、鄉村振興。

      隨著道官沖“公司+村集體+村民”發展模式,村里依托底蘊深厚的非遺項目和良好的生態環境發展旅游,曾經的“空心村”變成遠近聞名的“非遺生態村”。目前,道官沖古法造紙研學館已列入“長沙市示范性非遺傳習所”和“瀏陽市專業科普場所”,更好地實現非遺“在地活態保護傳承”。

      今年6月,“走過歲月的生命力”2023年瀏陽市非遺宣傳月活動啟動儀式在張坊鎮舉行。讓游客欣喜的是,在道官沖所在的上洪村,一處由閑置鄉村學校改造的鄉村振興非遺就業工坊驚艷亮相:油紙傘、夏布、活字印刷、皮影等非遺項目的入駐,非遺項目從“紙面上的被保護”走到了現實生活中,重新成為了一種“活生生”的所在。

      關鍵詞:

      最新文章
      亚洲无码黄色网址| 亚洲欧洲在线播放| 亚洲成年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777777|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亚洲国产婷婷香蕉久久久久久|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 久久无码av亚洲精品色午夜|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一区| 亚洲人成色在线观看| 亚洲小说图区综合在线|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V| 亚洲AV无码AV吞精久久| 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在线 |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 中文字幕不卡亚洲| 日本亚洲欧洲免费天堂午夜看片女人员| 亚洲精品少妇30p| 亚洲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 色窝窝亚洲av网|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应用|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DVD| 亚洲天堂久久精品| 91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va久久久久|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亚洲欧洲久久久精品| 亚洲熟妇无码乱子AV电影|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亚洲一级大黄大色毛片| 亚洲欧洲免费无码| 亚洲性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亚洲黄色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