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資料圖】
打開四川日報C視覺影像數據庫,就是在閱讀一部記錄四川發展變遷的歷史相冊。C視覺·珍檔里的每一張老照片都承載一段歷史記憶,講述一個動人故事,感受一種時代脈動……
6月22日是端午節,C視覺根據四川日報記者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拍攝的端午龍舟賽影像資料,編輯了本期珍檔。
端午龍舟盛會在四川由來已久,據史記載,清順治年間(約公元1644年),四川的川江河流及支流民間就盛行舉辦端午龍舟會。
早期的龍船會都由江河流域的各大民間碼頭、幫會、商家和移民宗祠會館集資舉辦。后來龍船會易名為龍舟會,龍舟多以運貨用的船改裝,或將過渡小船改造為“雙飛燕”舟,飾以龍頭龍尾。其圖騰為龍,其主題仍為祭龍王爺保船吉祥平安。新中國成立以后,我省各地推出龍舟競渡奪標、搶鴨子、龍舟造型比賽等項目后,龍舟會的神性更漸淡化,而娛樂性、經貿性則日益突出。
每年各地舉辦的端午龍舟會,都吸引著沿江兩岸的數萬群眾。比賽開始,只聽一聲槍響號令,“咚、咚、咚”急促的鼓點聲中,一條條五彩繽紛的龍舟,“嘿唷、嘿唷”地貼著水面向前穿梭,健兒們你追我趕地激烈競賽,引得兩岸觀眾的陣陣喝彩聲。在一睹百舸競渡盛況的同時,再次感受到了濃厚地道的“嘿嘿呦嘿,嗨呦嗬”的龍舟號子聲。
在緊張比賽之后,還有搏浪擒鴨活動,數百只鴨子一起放入水里,運動健兒們一個猛子扎下去,在水中追逐鴨子,誰搶到就歸誰,每有人搶到鴨子,岸上歡聲雷動,熱鬧非凡。
近年來,我省各地的端午節活動不斷創新,游客們不僅可以觀賞規模盛大的龍舟賽,還能看到一些精彩的水上芭蕾、水上飛人表演。很多地方還同時將文旅活動參與其中,舉辦各種端午詩會、龍舟晚會、非遺展、攝影展、文創產品展銷和特色農商品等系列活動。如今,端午龍舟賽已成為豐富和活躍群眾文化生活的一項文體旅游活動。
四川日報全媒體視覺中心 出品
總策劃:毛漫丁 喻茂
統籌:譚曦
執行:吳傳明
海報制作:何濤
以上圖片由C視覺影像數據庫提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