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藕池河西支河床裸露。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徐行 攝)
來水減少導致洞庭湖水位持續下跌。截至7月10日14時,洞庭湖城陵磯站實測水位為25.6米,再次跌破1950年以來歷史同期最低水位26.02米。
截至7月10日,今年三口四水來水總量660億立方米,較多年同期均值1260億立方米偏少47.6%。其中,三口來水總量60億立方米,較多年同期均值偏少66.3%。
受去年持續干旱影響,今年洞庭湖一直處于低枯水位運行。今年1月1日城陵磯站水位19.29米,較多年同期均值偏低1.71米,較去年同期偏低1.32米;2月4日,水位一度低至19.07米,比去年最低水位還低0.05米。入汛以來,城陵磯水位有所上漲,但仍遠低于多年同期均值。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7月10日,長江“三口”入洞庭湖河系中的藕池河西支,自2022年7月10日開始已連續斷流365天,比歷史上最長連續斷流時間2006年至2007年的322天還多43天。
藕池河是長江分流入洞庭湖“三口”河系(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之一,1860年長江大洪水時潰口后形成,分為東西兩支。去年7月以來,受持續干旱影響,長江“三口”河系除松滋河西支外,松滋河東支、虎渡河、藕池河東支和西支均出現斷流。
日前,記者在藕池河西支入湖口看到,原本的河道里雜草叢生,當地村民在河床種植的辣椒、南瓜等蔬菜,在烈日炙烤下,葉子卷縮發黃。跟洞庭湖打了40多年“交道”的省水利水電設計院高級顧問徐貴告訴記者,自去年7月份以來,持續干旱使長江來水減少,加之長期的泥沙淤積導致河床抬高,長江水進不來,斷流在所難免。
省水利廳提醒,洞庭湖區要密切關注水雨情變化,在做好防汛保安的同時,做好抗旱準備。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