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沈陽網
年初以來,蘇家屯區錨定“全省城區綜合實力前十名”目標,全力爭搶拼實求突破,依據“12+1”賽道明確了542項任務、146個突破點、41個創新點,推動各項工作到點到位。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7%;實際到位內資增長74.4%;社零額增長10.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8.8%,其中稅收收入增長37.8%,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復蘇態勢。下半年,全區將大干三季度,決戰全年紅,全力確保三年行動首戰告捷。
落地轉化發展動能實現轉折式突破
編制《蘇家屯區重點產業發展行動方案》,明晰“3+3”產業體系,建立6條優勢產業鏈。成功舉辦汽車產業技術與人才創新大會,錦達智能模具、百福威中德汽車零部件產業園摘牌落地,汽車零部件產值增長16.6%。億元以上項目簽約76個、落地38個,在全市率先完成“一把手”30億元和“3+N”10億元項目招引任務。145個億元以上重點項目辦結前期手續,已開復工133個,落地“1+1對1”對口幫扶項目2個,工業投資增長93.5%。中電建北沙河流域綜合整治項目全面開工,中鐵核心板塊城市更新項目合作模式取得實質性突破,中能建固廢循環利用產業園實現簽約。精心打造“7+7+3”文旅消費場景,荷花之夏夜市、雪花啤酒節、冷面文化節等場景人氣火爆,帶動文體娛樂業產值1784萬元、增長22.65%。
【資料圖】
改革創新
營商環境實現成長式突破
深化“一網通辦”,制作電子批文110個。推進“只提交一次”改革,新增場景清單83項。編制《辦事不找關系指南》,打造清風大廳,黎明航空動力產業園實現拿地即開工,“12345”熱線進社區三項考核指標均居全市前列。“萬件清理”問題辦結率97.8%,“微腐敗”大清掃交辦件辦結率100%。396名領導干部聯系服務1144家經營主體,為中小企業融資1.8億元,新登記市場主體6173戶,凈增長2650戶。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加81.43%,位于全市第一梯隊。技術合同成交額完成2.23億元,打破同期“零”的局面。
沈丹鐵路外遷征收簽約達97%,沈白高鐵、地鐵6號線進場施工。迎春街核心板塊環境工程啟動建設,15個老舊小區改造、100個口袋公園接續進場,國際展覽中心周邊立面亮化和勞動公園改造提升工程啟動實施。全力突破閑置土地和停緩建工程制約瓶頸,8、9月份進入集中銷號階段。北沙河東羊角斷面平均達到地表水三類標準,水污染防治工作持續領跑全市。完成煤改潔8904戶,得到國家及省督導組肯定。
接續發力
鄉村振興實現引領式突破
持續深化與省農科院、稻作所合作,“五大產業基地”建立示范項目6316畝,新增效益2000余萬元。以盛寶、中糧為代表的稻米全產業鏈條綜合示范項目加速推進,以昊明、耘墾為代表的畜禽全產業鏈條集聚區加速成型。“昊明”“小金哥”獲省知名農產品品牌,“千錦”大米獲第三屆食味品鑒大會金獎。清理“三堆”473個、垃圾8009.7噸,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位列全省第一梯隊。成立產業基地黨建聯盟,壯大村級集體經濟,110個村獲得收益,占比97.34%,突破10萬元的村57個。
推出“幸福+”技能培訓品牌,帶動就業2786人。新增城市書房1座,3家小劇場投入使用。社區“一堂四站”講授思政課45課時、受眾1350人。榮獲省級健康示范縣,與遼寧醫藥職業學院共建全市首家帶動沈陽都市圈的養老服務機構,新增愛心食堂9家。排查整改各類安全隱患3587項,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均下降62.5%。“零糾紛”矛盾化解模式、“平安工作室+民生工程”3+4工作體系在全市推廣應用。改造提升社區黨群服務中心9個,建設小區黨群服務站13個,成功舉辦“我是雷鋒”黨員志愿服務大集,引領萬余名志愿者投身基層治理。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李莉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加入我們 聯系我們 商務合作 粵ICP備2022077823號
創氪網 m.hbftgdzb.com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廣州中創互聯網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投稿投訴聯系郵箱:317 493 128 @qq.com